•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经济视角论文题目(经济方面的论文选题)
  • 经济视角论文题目(经济视角论文题目有哪些)
  • 经济视角论文模版(社会经济的角度有哪些)
  • 全球气候变化减排新视角:《新兴经济体二氧化
  •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中心:换位体验新视角

通知公告

  • 经济视角版面费是多少
  • 《经济视角》投稿方式
  • 《经济视角》期刊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三十四】巫和懋等:

来源:经济视角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14日 18:54:16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利用信息经济学,我们可以梳理出平台监管所需解决的三类问题。 刘航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四、结语 导语: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政策界愈发关注由此产生的

  利用信息经济学,我们可以梳理出平台监管所需解决的三类问题。

  刘航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四、结语

  导语: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政策界愈发关注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本文尝试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监管。平台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信息不对称与规模经济,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信息经济学对不同市场情况进行具体务实的分析,再对反垄断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加以评估,不必然从严也不必然从宽。

  这三类问题可以经由“协同治理”来提升市场效率,经由“刚性规制”来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经由“反垄断”来促进公平竞争,监管的方向不必一定从严或一定从宽,只要处理好这三类问题,就能够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我们在《如何把握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的重点?》(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二十九)一文中把“常态化监管”的三种实施途径,以及中国已公布途径的相关监管政策与法律法规一一列举出来,可以看到中国对平台经济的“常态化监管”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日益完备的监管体系,我们同时可以利用这个框架来察觉并推动未来可以加强的监管方向。

  三、如何构建一个针对平台经济具有理论基础的监管体系?

  简单而言,信息经济学探讨的是当不同的经济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某些经济主体比其他主体拥有更多的信息,这一现象在平台经济中普遍存在,即平台企业拥有显著的信息优势)的情况下,这些经济主体之间的策略互动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是否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以及,如果出现福利损失,政府部门应如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降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分析的重点在于理解政府部门利用“反垄断”工具监管平台企业各种“垄断行为”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所以需要利用信息经济学作为我们分析判断的理论基础。

  一、为什么需要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思考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监管措施?

  相较于美国,欧盟近期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数字服务法(DSA)》和《数字市场法(DMA)》等法案,并且已经通过立法程序。欧盟的监管理念更加倾向于认为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以保证经济尽量在趋近于充分竞争状态下运行,并且由于欧盟本身并不拥有大规模的平台企业,即使制定了相对严厉的监管措施,也不必承担由此带来的规制成本,甚至可能帮助欧盟本土平台企业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第三类问题源于平台企业的强势发展,因为平台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力量与信息优势,有可能与相关厂商联合起来损害消费者福利,或者压榨相关厂商攫取不当利润,进而阻碍厂商创新,针对这类问题政府应该适当执行“反垄断”措施,以促进公平竞争,因为必须面对平台企业的信息优势,应当根据市场环境而采用宽严适宜和务实的治理途径。

  首先,利用信息经济学我们可以认识到平台经济是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市场经济,但是信息不对称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存在,而且平台企业经常掌握了信息优势。信息经济学一个诺贝尔奖级的重要结果说明了信息的不对称经常阻碍市场的发展,从交易前的逆向选择(柠檬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到交易后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收到钱不发货、收到货不付钱)都可能造成市场失灵,伤害厂商与消费者的福祉。想要克服这些信息不对称必须付出相当高昂的交易成本(例如:规范厂商提供产品的质量证明,建立第三方支付机制解决道德风险,等等)。在交易量较小的环境下,因为收益不足以覆盖成本,市场经常不能发展起来,导致厂商与消费者潜在福利的重大损失。互联网的兴起为走出这一困境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平台企业联结各家厂商与消费大众,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网络效应与双边市场,在越过某一交易规模的阈值后,规模经济所带来收益的提升足以支付用以克服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交易成本。此时,平台企业便愿意花费资源处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让交易走上正轨,在线市场才得以发展起来。

  针对平台企业的崛起以及如何制定反垄断政策的看法在思想界仍然存在相当的分歧。在政策与学术讨论中,有一派强调大企业正在扼杀创新,侵占中小企业的利益,侵犯消费者隐私,因而需要对大企业实施严厉的反垄断监管。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教授吴修铭(TimWu),他也是现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NEC)的六名委员之一,出了一本名为《巨头的诅咒》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大企业是效率提升、产业创新以及增进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引擎,因此在政策上需要对大企业采用更为宽容的态度,让自由市场主导企业的发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国家创新与竞争力战略咨询委员会”顾问罗伯特·阿特金森(RobertD. Atkinson)以及IBM前全球CEO兼董事长彭明盛(MichaelLind),他们合著了一本书,名称是《规模:企业创新、生产率和国际竞争》。从两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两派思想在观点上是完全针锋相对的。

文章来源:《经济视角》 网址: http://www.jingjishijiao.cn/zonghexinwen/2022/0914/377.html

  • 1
  • 2
  • 3
  • 下一页
  • 上一篇:中报面面观|开启私人银行发展新征程
    下一篇:线下消费:透视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布局汽

    经济视角投稿 | 经济视角编辑部| 经济视角版面费 | 经济视角论文发表 | 经济视角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经济视角》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